新闻资讯/《生化危机》系列回顾(七):多人联机的尝试
《生化危机》系列回顾(七):多人联机的尝试

  本文由多玩新闻中心《印象》栏目出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  本文为《生化危机》回顾第七篇,前文链接>>

  《生化危机》与PS2主机

  NGC在同一世代里,算是一台高性能的主机。任天堂在这台主机上还放弃了低容量卡带,使用了容量大的特制8cm DVD光盘作为游戏载体,这让许多第三方厂商都得以放开手脚为这台主机开发游戏。

  卡普空这种本身具有实力的厂商,凭借任天堂的技术支持,更是在NGC平台上制作出了《生化危机:重制版》与《生化危机0》这些佳作。

  而对于索尼的PS2主机,卡普空也并未放弃将《生化危机》系列搬上这个平台,此前介绍过的《生化危机:枪下游魂2 代号维罗妮卡》就是卡普空在该平台上的第一款新作。

《生化危机:枪下游魂2 代号维罗妮卡》

  在《生化危机:枪下游魂2 代号维罗妮卡》推出一年之后,卡普空还发行了该系列的新作《枪下游魂3:恐龙危机》。

  从游戏标题就可以看出来,《枪下游魂3》使用了《生化危机》的衍生游戏系列《恐龙危机》作为游戏主题。

  这款游戏依然采用了第一人称自由移动和光枪射击的操作方式,游戏玩法都和前作差不多,只不过玩家需要面对的不是皮肉腐烂的丧尸,而是各种凶猛的恐龙。

  《枪下游魂3:恐龙危机》的游戏评价并不高,MC平均分仅为50分。游戏的操作手感并不流畅,画质也相当糟糕,再加上当时已经有了不少高品质的光枪射击游戏,使得这款游戏毫无竞争力可言。

《枪下游魂3:恐龙危机》

  最后一款《枪下游魂》

  卡普空放弃了将《枪下游魂》系列融入《恐龙危机》的想法,于2002年在TGS展会上公布了《枪下游魂4》的消息,游戏主题又回到了《生化危机》系列。

  《生化危机:枪下游魂4》在2003年2月13日登陆了PS2平台,本作采用了第三人称视角,与前三作大不相同。

《生化危机:枪下游魂4》

  游戏里的玩家视角一直保持在主角的背后,玩家依然可以操作主角四处进行探索,遇见敌人时则需要举起武器进入第一人称进行射击。

  游戏整体体验比较像《生化危机》系列正传作品,并且游戏内还支持Gun-Con 2光枪手柄进行操作,这也是这个系列的一个老传统了。

  《生化危机:枪下游魂4》的评价非常一般,MC平均分只有65分。虽说如此,评分媒体都认为本作已经是这个系列最优秀的一作了。

《生化危机:枪下游魂4》游戏截图

  不过《枪下游魂》系列最终因为惨淡的销量,还是让卡普空彻底放弃了这个系列的续作开发计划。

  与游戏本体截然不同的是,游戏中的男主角布鲁斯•麦克文和女主角凤铃都塑造得比较成功。在2005年5月份卡普空和南梦宫共同开发的策略RPG游戏《NAMCO x CAPCOM》里,这两名主角还都有所登场。

《NAMCO x CAPCOM》中的布鲁斯和凤铃

  尽管《生化危机:枪下游魂4》已经发售多时,卡普空在2003年的E3展会上,还是将本作与《生化危机:代号维罗妮卡X》放在一起同台展示。

  与此同时,另一款PS2平台的系列新作也与这两款游戏一起亮相展台了。

  《生化危机》的多人游戏

  提及这款PS2平台的系列新作,话题就需要回到1998年《生化危机2》发售之前。

  当时三上真司对于联网游戏的概念非常感兴趣,并且认为《生化危机》系列推出一款联网游戏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,于是他向船水纪孝提出了制作一款多人游戏的建议。

船水纪孝

  船水纪孝在最开始只做了一款以多人模式玩法为主的小游戏,游戏中玩家的目标就是需要生存尽可能长的时间。

  然而这个目标使得玩家在游戏里更愿意逃离危险区域,而不是通过互相协作来保证整个队伍都能存活。

  这让这款游戏基本上不需要团队合作,多人模式的意义也并不大,因此开发团队决定删除这个生存目标要素。

  开发团队研究了整个《生化危机》系列,认为系列作最吓人的一点在于玩家一直都是扮演孤胆英雄,独自一人游玩气氛压抑的游戏,必然会产生孤独感与恐惧感。

早期的《生化危机》的主角基本都是孤军奋战

  于是他们决定将这款新作制作出一款和前作类似,有着独立剧情的游戏,但在整个游戏的流程中,游戏还保留着多人游戏要素。

  然而即使游戏要怎么做已经决定好了,却由于一些原因,新作的开发在一段时间之后就被他们搁置了。

  多次更名的《生化危机:爆发》

  2002年,卡普空决定重启这个被搁置许久的《生化危机》多人游戏新作项目。

  重启的《生化危机》新作决定登陆PS2平台,但游戏的开发工作并未让三上真司的第四开发部负责,而是交给了船水纪孝所在的第一开发部。

  2002年2月份,索尼举办了PS2游戏发布会,公布了卡普空的系列新作《生化危机:Online》,因为这个标题当时还有不少玩家误以为卡普空要推出网络游戏了。

  而此时卡普空第一开发部在PS2平台上制作的这款游戏,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网游,只是游戏主要以在线多人模式作为核心玩法而已。

  当时第一开发部总共开发了三款主打在线多人模式的游戏,除了《生化危机:Online》之外,另外两款游戏分别是《怪物猎人》和漫画风格赛车游戏《Auto Modellista》。

《Auto Modellista》游戏截图

  卡普空还同时为这三款游戏定下了一个目标,那就是其中一款游戏的销量必须要达到百万份级别。

  《生化危机:Online》于2002年E3展会的索尼发布会上正式亮相,展台上展示了游戏所采用的全3D场景,不过游戏的主视角依然还是固定的。

  游戏支持4人联机,不支持传统麦克风交流,取而代之的是简易短句交流系统。这个系统的加入,是因为开发团队觉得游戏内使用麦克风聊天会破坏游戏的恐怖氛围,相反有限制的对话系统能够让玩家更有代入感。

E3 2002索尼发布会《生化危机:Online》展示

  发布会上《生化危机:Online》虽然有了实际画面的展示,但当时卡普空还是没有公布游戏的具体发售日期。

  几个月之后,卡普空宣布将《生化危机:Online》改名为《生化危机:Network》,并且展示了游戏里玩家们都熟悉的浣熊市场景。

《生化危机:Network》

  同时卡普空还公布了游戏内八名可选角色各自的职业与技能,他们分别是警察、医生、学生、保安、记者、工人、服务员以及水电工,玩家在游戏中需要扮演其中一位角色来完成任务。

  玩家如果凑不齐4人队伍的话,还可以让AI控制其他角色一起游玩。而无论是玩家还是AI,一旦被病毒感染,在遭受重伤时就会变成丧尸,变成丧尸的角色则会对其他角色发动攻击。

  游戏鼓励四名玩家在游戏中互相协作进行探索与解谜,四名玩家扮演的四名角色在团队中的作用都各不相同,损失一名玩家都会对整个团队造成巨大的威胁,因此游戏中团队合作显得极为重要。

  2003年5月份,卡普空公布了本作的正式标题《生化危机:爆发》,并于同年12月11日在PS2平台上发售了本作。

《生化危机:爆发》

  惨淡的续作销量

  《生化危机:爆发》正式版的游戏内容是有一定缩水的,比如场景数量就减少到了只有5个,不过这个5个场景都设计得非常完整。

  游戏中全3D的画面带给了玩家不一样的视觉体验,而这款游戏与众不同的玩法,以及多人游戏合作的乐趣,都让它备受称赞。

《生化危机:爆发》游戏截图

  然而游戏中的对话系统实在是不好用,短句对话能表达的意思极其有限,而这些短句在重复发送时,游戏里的语音也有种鬼畜的感觉。

  《生化危机:爆发》获得了MC平均分71分,算是系列外传作中有着不错成绩的一作。而这款游戏也与《怪物猎人》同时达到了卡普空的百万份目标,最终销量为145万份。

  卡普空此后还于2004年9月9日推出了本作的独立扩展包,《生化危机:爆发 文件#2》(也称为《生化危机:爆发2》)。

《生化危机:爆发 文件#2》

  《生化危机:爆发 文件#2》的画面对于原版并没有太大区别,但游戏对于AI进行了提升,让玩家在单人游戏下能够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。

  同时该作还改进了原版的读盘速度与游戏帧数,可以说整体相当于一个加强版游戏。然而这款游戏的玩法并没有任何改进,导致游戏评价也不高,销量也只有21万套。

  曾有玩家发现《生化危机:爆发 文件#2》的游戏里暗示了《生化危机:爆发3》,虽然不知道这件事情是否属实,但面对该作的低销量,卡普空也不得不和《枪下游魂》一样放弃了这个系列的续作开发。

《生化危机:爆发 文件#2》游戏截图

  外传作与正统续作

  《枪下游魂》与《生化危机:爆发》,都是有着与其它作品不同玩法、不同乐趣的游戏系列。

  作为《生化危机》外传系列的作品,自然无法与系列正统续作相提并论,但是这些游戏中的各种系统与设定,都为卡普空在未来的续作开发中提供了许多的思路。

  虽然这两个系列都因为其惨淡的销量,最终被卡普空彻底放弃,但是现在仍然还有着不少玩家,盼着卡普空能够重拾这些经典的外传系列。

  说完了这些PS2世代的外传,接下来要提到的这款即将于2005年在NGC平台上发售的《生化危机4》,其背后也有着不少有趣的故事……

联系我们
QQ群:740576646
周一至周日 9:00-23:00
邮箱:support@golink.com
最新文章
APP加速
qrcode

GoLink加速器微信服务号
免费试用丨优惠活动丨客服服务

Copyright © 2017-2022 GoLink 南京偲言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8014251号-2
开发者:南京偲言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ndroid Version : v iOS Version :
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许可证 B1-20184101
APP名称:GoLink加速器 产品功能:海外网络回国加速器